How to spend your 20s?

我印象很久以前就看過 YC 的影片在講這個議題
今天坐下來好好看了一遍,裡面有幾個是我很有感覺的,想說在這邊記錄一下
延遲享樂:
影片提到一個效應:Hedonic Treadmill
意思大概是,你得到什麼獎勵之後,過一陣子就會習慣了
像是去年聖誕節拿到的玩具,可能過幾天之後就不覺得怎麼樣了、去年買的新車,過幾週就已經習以為常。
這完全是真的,我大學的時候搬過四次家,每次搬家都是為了尋找更理想的地方,每次找到的時候都覺得超級開心,但住了一陣子就會習慣這個地方。最一開始我的租金只有 4000/月,到現在我已經住到了 13500/月 的地方,而我並不會每天都因此而開心。
這件事其實蠻可怕的,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會在這輩子趨近於一個峰值,到了這個峰值之後大概就不太變化(或甚至往下掉?)
而我們的快樂程度居然是根據斜率變化而上升的,也就是說當我們習慣這一切之後,如果沒有繼續有更好的物質享受,那我們可能只會覺得生活平淡,不會特別快樂。
想到了這邊,我有兩個想法:
- 延遲享受
比方說工作後第一台車不應該買太頂的、電腦螢幕不需要一次升到最爽、年輕的時候窮遊而非奢華生活
雖然快樂程度不會一下子暴增,但這樣可以讓我們時常在快樂,保持正向情緒。另外是我們可以把二十多歲的時間放在其他更需要專注力的事情,比方說培養專業、職涯衝刺等等
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買什麼、體驗什麼都一次升到最高級的,那我們很容易就膩了
可能會覺得:就這樣了?
2.不要追求物質幸福,去追求那些無價的快樂。
根據上面的前提,我們的收入會趨於平緩,那就代表控制快樂程度的斜率也會趨近於零。
跟著這個思路來看,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應該把人生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,可能是家人、伴侶、朋友,也可能是投入自己熱愛的事情、挑戰自己。
順便分享一下:我有一個清單,裡面放著這輩子一定要做的事情。因為把時間的維度拉長拉遠,會發現我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其實不長,如果在有時間的時候不抽空去做這些事,那我們永遠都不會投入!
希望看到這段文字的人,不管是之後的我,或是我會分享給別人,都可以想要去完成什麼,就去做,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後悔!